其他
李超、程锋、郧文聚:坚守耕地红线,端牢中国饭碗
转载自土地学人公号(2022年6月29日)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今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活动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可概括为“一多三少”,即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耕地占有量少、优质耕地少且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资源总量多,但人均耕地占有量少。我国平均人口密度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但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9.18亿亩,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6亩。优质耕地少且耕地质量总体不高。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但耕地质量总体水平不高。我国气候、地形、土壤、水资源等自然禀赋条件较好、具有“先天优势”的耕地占比不高,决定了耕地质量总体水平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我国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可利用的土地大多已耕种。我国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3307.18万亩,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仅有940.26万亩,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11.71%。
作者:李超、程锋、郧文聚
(第一作者系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工程师,第二作者系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研究员,第三作者系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研究员)
来源:原文载于《科普时报》2022.6.24第8版。
近期文章推荐
助力第三次土壤普查——《土壤采样与分析方法》(上、下册)五位教授协力推出
培训预告|R语言统计制图及地图制作/树木年轮学/土壤动物的分类鉴定与研究方法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封面文章:中国稻田土壤铁流失及其环境意义
城市环境研究所在近海沉积物重金属负荷历史演变及其与省级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取得进展
精选土壤好书,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土壤观察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推文!投稿、合作、转载、入群,请加13926117407微信号(或发邮件至149996384@qq.com)
欢迎关注我们